contax g35 planar 35mm/2 and g16 hologon 16mm/f8.
不小心標的的....
最後要感謝原在多倫多親愛的多多豬幫我面交還把這些東西平安寄到我手中.
話說郵差杯杯沒有要我簽收直接拿給我,真是鬆了一口氣,擔心了2個禮拜終於平安無事到手.
親愛的我實在太愛妳了!!!
[+/-] |
Silhouette 6045
My previous glasses is too heavy.
I feel uncomfortable reading books and watching computer monitor with my old glasses.
This new glasses is so darn lightweight.
Wearing it, I almost feel nothing on my face. LOL
膠框實在不適合拿來看書和看電腦螢幕,因為太重了,所以找了付蠻輕的眼鏡,
戴起來也書生了不少XD
看樣子除了腳踏車以外,眼鏡也是需要輕量化的.
很自以為的打了英文是因為有個老外要求我打英文,因為他看不懂中文 ㄎㄎ
[+/-] |
由左至右分別是Minolta Autocord, Minolta TC-1, Minolta CLE, and Minolta Autocord again XD.
無聊來拍一下我的Minolta幫,Minolta敗家之路先告一段落了.
該買的配件幾乎都收齊了,接下來應該網數位暗房前進嗎?XD
[+/-] |
原本是考慮買sekonic L508,因為內建入反射測光、可以記兩組ISO、又可以選擇光圈或快門先決,功能很完整,也剛好找到還蠻便宜的二手機。不過最後還是買了二手Minolta的 Autometer VF+5度頭,沒有光圈先決,還比較貴一點點XD
autometer VF重量輕一半(1xxg其實應該沒感覺)小一點點(家五度頭也沒小到哪裡去),反正我想我應該會比較常測入射光;光圈先決快門先決到是沒差,反正曝光值鎖定後都很好按上下鍵選也是很簡單....再多再多的理由都不過是藉口,最重要的是是Minolta啦XD
[+/-] |
爽爽標到的Minolta Autopole,蠻希有的小配件,可以給TLR用的偏光鏡,特別的地方是在於上下鏡片連動,可以看到超罕見的Autopole,雙眼專用偏光鏡,兩眼同步超方便,取景時就可以看到偏光鏡的效果,跟拍到底片上的一樣。
第一次買偏光鏡,得好好研究一下用的時機跟曝光補償(不會用還買...)。會買這個的原因單純只是它是Minolta稀有配件XD,而且又跟新的一樣,我對品像新的東西實在沒有抵抗力Orz
Autocord稀有配見我大概都找齊了,還有兩組close up鏡頭在做飛機中,看樣子M家TLR部分已經可以告一段落了XD
[+/-] |
在Blog上PO了那麼多大小眼的作品,不過都沒有讓它們亮相,所以就趁今天給兩隻眼及跟了我好幾年的Nikon 4300、Panasonic SV-AV100一起拍個照。
av100本來是設計不能外接鏡頭的,後來我意想天開去找人幫我車了個母對母轉接環,於是就可以外接各種鏡頭了。接上Olympus出的給自家DC用的FCON-02魚眼看起來真是酷斃了!雖然AV100畫素就現在來說時在是低得可憐,低光源時也很慘,不過它可是第一台可以拍DVD格式並用SD卡儲存的DV,而且又小巧,到現在還是很愛它。當初的價格都比現在的SANYO Xacti HD1000還貴QQ,前幾天看到HD1000的作品,讓我覺得AV100跟本是玩具;不過對我來說,AV100的輕便小巧,而且我主要也都想PO上網,所以也夠了,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初花了很多"沉沒成本"娶她回家,又費盡苦心弄來轉接環,時在捨不得讓她退役。
大小眼比大小,Fcon-02比FC-E8小巧許多,就攜帶性來說,Fcon-02勝;但是畫質方面FC-E8勝,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評價市售的DC外接於眼鏡頭,FC-E8畫質是最好的,甚至比FC-E9還好。所以我就拍照用FC-E8,攝影用Fcon-02,而且AV100接FC-E8也太辛苦了,我曾經接上去過,但是前端實在太重,不是很好拿;還是接Fcon-02小巧方便又可愛,反正DV用來拍生活事,畫質實在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且也沒差到哪,重要是能讓我隨時都可以攜帶拿出來拍比較重要。
這兩隻眼我很滿意,但是魚眼的蓋子都是罩上去的,沒有卡榫,所以容易脫落,而魚眼都是凸出來的,真的很怕會刮傷,所以我都還要用的罩子把鏡頭蓋綁上,目前都還蠻安全的。我現在每天都選一隻帶,因為我的包包兩個魚眼裝不下XD,反正看風景帶像機,看狗狗帶DV,用途不衝突,所以我敗家有理啦!
[+/-] |
好學的媽媽為了要聽空中英語教室的線上課程,所以叫我幫他買台筆電,幾乎是都把筆電放在客廳沒打算帶來帶去所以就直接考慮俗又大碗的IBM R61了。上網找了一下資料,大家都說這一代的R系列幾乎就跟T系列差不多了,而且便宜不少,最高規格R61-A25網路上含稅報價大概44000NTD,於是就決定是它了。
跟老媽報備後就找阿毛跟我去NOVA看看了,因為阿毛之前在NOVA買了台X40,所以就去他之前買的店家詢問。一開始就直接要問R61最高規格請業務報價,他跟我講了個沒聽過的型號AD5,說是跟A19一樣規格,是A19的下一代,因為A19停產...,當下我是覺得怪怪的,怎麼會同樣規格的東西還要改型號呢?於是我又到NOVA其他店家問A19價格都比第一家報的高1-2k多,而且到處問不到第一家跟我說的AD5也問不到官網上的A25,真是奇怪...。
後來想想,A25跟A19差在硬碟多40G其他都一樣,而且店家報價跟網路上的報價差不多,於是就跑回第一家在去問個清楚確定他所謂的AD5跟A19是同樣的規格,他再三跟我保證之後,我就決定下訂了,也請他在提貨單上寫下規格讓我有個保證,因為沒現貨,預計禮拜二可以拿。
過幾天業務打電話給我說,他搞錯型號,不是AD5是A25才對,接著跟我說規格一定是之前所報給我的那樣。我心裡有疑問就是:A25比A19多40G硬碟空間,如果是跟之前報的一樣豈不是要拆機換硬碟,不過我沒直接說出我的疑問,只是問:「那會拆機嗎?」他跟我說不會是完整包裝給我,於是我心裡就暗爽加放心了,因為用A19的價格買到A25!
終於昨天去拿貨,果然是A25,也沒叫我加錢,驗完機後就帶回家了,耶!
R61 A25是灌VISTA Bussiness,老實說很不習慣他的介面,不過由於這台電腦也沒甚麼特別的用途,所以也沒有感覺到網路上說的Vista有多慢多慢,反而還覺得比我自己用的桌機﹝AMD1800+XP﹞快哩XD。
這台筆電有獨立顯卡又是雙核心CPU,當然要趕快來試一下我桌機跑不動但是我又花錢買了的DOD SOURCE囉。花了一個晚上,終於下載完,檔案真是驚人的大,整整4.59GB!!剛剛玩了一下,真是滑順啊!聽到好久沒聽到的美軍M1步槍擊發完的"ㄎㄧㄤ"聲,真是銷魂阿!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DOD是甚麼,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有空再寫,總之,我要說的是,目前為止用這台R61,我用得很滿意!
OS:明明是給老媽用的,看起來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 |
今天剛拿到,目前還在適應有曲度鏡片中,據說要1─2禮拜的適應期,現在初步是會有點暈,還有不適合看太近會有點視差距離感,根據製作的師傅說法是鏡片曲度的限制,用途取向為運動用(中、長距離),不適合用來閱讀或是看電視、電腦螢幕(近距離)。
先上圖,兩個禮拜後再PO適應情況,再來決定是否推薦大家來使用。
Oakley Pro M frame w/ hybrid s lens + 近視片正面
Oakley Pro M frame w/ hybrid s lens + 近視片背面
Oakley Pro M frame w/ hybrid s lens + 近視片側邊
特殊加工 Oakley Pro M frame 外掛式近視片
[+/-] |
拖鞋壞了好一陣子,最近先穿WORKING HOUSE的拖鞋頂著用,因為我容易流腳汗,所以穿得很痛苦,昨天剛好到SOGO逛到Crocs的櫃,五顏六色的洞洞鞋,而且生意好得不得了,有客人腳上已經穿一雙又再來買其他顏色,引起我的好奇。身為宅宅的我,買東西當然要先上網看看比較比較,Y拍上果然也有,不過價差不大約200左右,因為等不及了,所以今天就殺到SOGO敗一雙蘋果綠的。
MIC的
鞋內裏有一顆一顆小凸起,踩騎來蠻舒服的
有兩種穿法
第一種:把鞋跟帶放前面就便一般拖鞋
第二種:涼鞋穿法,這樣去美術館跟文化中心就不會被趕出來了(通常都會要求至少要穿有腳跟帶的鞋)
兩種穿法一起穿的比較
目前穿的心得覺得很輕、合腳也蠻舒服的,穿在腳上真的沒什麼感覺,難怪一堆媽媽買給小孩穿。顏色鮮豔可愛,今天買完再SOGO逛逛,一堆人都穿著洞洞鞋,真的是好東西大家才會一買再買。說缺點的話大概就是...會撞鞋吧!太多人有了,呵呵。還有迪士尼限量款,貴一點點,不過還蠻可愛的喔!
題外話,今天買的時候一個怪怪的年輕女子找來樓管到CROCS櫃,抱怨店員沒貨不調貨,還說店員請她到中友買(兩家CROCS體系不同不能互調貨)...,女子一直碎碎唸,說什麼今天一定要買到,要付現金還沒貨不調貨是怎樣...,樓管要求店員打電話問,主管好像說會盡量調,不過今天一定拿不到,那女子就一副很厭惡的說:「那我還要再跑一趟喔...」可憐的店員,看他滿臉無奈...後來我就上樓換刷卡贈品,沒繼續看下去。下樓之後真巧看到那女的跑到佐丹奴那邊,佐丹奴小姐問那女子:「結果怎麼樣?」我是沒聽清楚那女子說什麼Blah...blah,倒是一直聽到她一直說:「他(CROCS店員)真的很賤...」另外一邊我遠遠的看到CROCS滿臉苦笑望著樓管...
總算是見識到澳客,有錢真的了不起嗎?說真的看到那女孩的嘴臉真的很想呼她一拳賞她一腳,就是雞巴臉(不雅的形容詞但是我覺得貼切!);可憐的Crocs店員,服務業就是要多忍忍,辛苦了。
[+/-] |
之前買了Shure E5C的耳道式耳機雖然好聽,但是帶久了我的耳洞會痛,可能是我洞太緊吧,所以插入太久會痛...所以忍痛把它給賣掉了。現在又是無耳機的狀態,一直肖想能買一付訂作耳膜的耳道式耳機(Sensaphonic Prophonic-S 2X),戴起來舒服,又有好聲,但是真的太貴($750)了加上我也沒有隨身聽(之前是SHARP Zaurus C760..賣掉了)都是在家才會用到耳機,所以決定買個耳罩式的來聽看看。
最近在討論區上看到一句話:「台中是耳機沙漠。」真的是心有戚戚焉...北有音悅、品嘉;南有首都,而台中都沒有耳機或色比較齊全的店。所以只能 上網而當然找耳機要去上AndAudio。我比較常聽的都是流行樂,雖然有想要培養自己的氣質偶爾聽一下古典,但是實在聽不了太久就會受不了,爬了一下舊 討論似乎Grado比較合我的胃口,於似乎就鎖定G家的耳機了。Grado從入門的SR60到頂級的GS1000,說實在的依照我的需求應該是買SR60 或是SR80應該就OK了,但是我就是那種會自以為自己會買了會聽很久而且一定會想升級的人,加上討論區上最近又瘋起RS1害得我不得不去注意到RS系列(GS1000太貴,直接進入"視而不見"名單)。
RS1是公認的甜,但是對我來說真的有點太高貴了,畢竟我的訊源是電腦,和一張爛爛的音效卡,如果買了RS1我就沒有錢買好一點的音效卡了,而且還要買耳擴...有想過買二手的,但是絕的耳機這種東西,不像私密衣物一樣但是畢竟還是貼著自己的耳朵,所以我還是沒辦法說服自己買二手的。雖然自己是這樣跟自己說別在肖想了...但是就是一直戀戀不忘RS1的身影,上上Grado Labs的官網望梅止渴一下,怎麼RS系列還有一個RS2!查了一下發現跟RS1其實差不多,差別就是配對的精準度、耳桶長度、響應頻率等RS2略輸,價格大概比RS1便宜5K多吧!還可以負擔得起耶...但是這時內心裡的小惡魔就出現了...小惡魔:「都要買好耳機了,乾脆忍一下,衝那口氣敗RS1啦!」
阿堯的良心:「忍什麼,再忍存款的錢也不會變多阿...」
小惡魔:「那去偷、去搶吧!不然你一定還是會想RS1的!」
阿堯的良心:「...」
想當然我不會做傻事,而且說真的,我的耳朵也不是那麼好可以分辨出RS1、RS2有什麼差別,加上我的訊源也不是那麼好可以發揮出RS1比RS2多出來的實力,所以還是決定買RS2了。
從品嘉下訂隔天就收到了真是快!可是那盒子包裝也太陽春了吧!一點都不像高級耳機的樣子,感覺幾百塊的耳機盒子都比Grado的還講究...
盒子裡面除了耳機外就是一張品嘉的保卡跟原廠的文件,就這樣...
耳機其實也長的不怎麼樣,我覺得就像是二戰那時候電報員在戴的那種...不過說也奇怪,我倒是很喜歡它長的很不怎麼樣的樣子。
RS2是開放式的耳機,從網子裡可以隱約的看到裡面的單體。
耳罩中間有個洞,並不是包住整個耳機。
手賤把耳罩拔掉,露出整個耳桶,真的還蠻短的,RS1比RS2長蠻多的。
可以很清楚看見白色的網子上有些顏色比較深,沒錯那就是我的油,因為耳朵有時候會碰到...我想這也是我耳機不會想買二手的原因啦!
戴起來會讓你變天線寶寶的天線與上面的小黑點。有人好奇那個小黑套頭是不是跟衣架上的那個塑膠套其實是一樣的XD。
後來我發現耳機上的包住桃花木桶的塑膠環上有一個小圓球,大概是防止耳桶外翻的,不過感覺有時候會抵住木頭好像依然會傷到木頭的樣子。RS1因為耳桶長就沒有這東西了而塑膠環也跟RS2不一樣。
因為Grado的耳機除了我視而不見的GS1000外都不會把整個耳朵罩住,所以戴久了也不會有悶熱的感覺頗透氣。網路上很多人都覺得G家耳機戴起來很夾耳,戴久了不舒服我自己倒是沒有這個問題還覺得蠻舒服的。
音質方面,老實說我也沒有什麼可以跟它PK的耳機,總體來說至少是比我的電腦喇吧好!而且聽起來聲音也都蠻舒服的,也蠻分明的是我喜歡的聲音,尤其是聽女聲(最近常聽江蕙、楊乃文)好像就再我旁邊唱歌給我聽一樣,光這點就讓我覺得很值得了。我不太會形容聲音,看論壇上可以把聲音形容的那麼生動真的令我很佩服,尤其是可以把聲音的感覺區分出來真是令我大開眼界,我希望我有一天也能這樣,不過大概要很久吧...因為通常都是砸很多錢養出來的耳朵。
最近跟Lordcolus凹了他的Icute耳擴加上自己買的Creative E-MU 0404真的有比之前直入音效卡好太多了!聲音比較飽滿細節也比較多。
其實本來不接耳擴,用FOOBAR聽FLAC,有些FLAC就會聽到一點點雜訊沒想到加了耳擴更清楚,真是可怕...感覺耳機太好聽出訊源的缺點就是又要失血的前兆...還好我沒買RS1...雖然現再仍然會有一絲絲的肖想,但是目前的狀態已經頗滿足了,還是努力挖些音樂來聽還比較實在。